.

尖峰眼科视野阅读和分析基础分析篇钟华

在了解了视野的基本参数的基础上,我们开始进入如何阅读分析视野结果。

首先要看可靠性,不可靠的检查没必要再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看有没有缺损?缺损的位置和形态可能是那一部分的疾病?再与临床相结合综合分析才能确定诊断。

先来看看视野缺损的各种不同类型。

在静态阈值视野检测中,某位点与其四周相邻区域位点或正常人视野数据库比较,出现光敏感度下降,该位点则称为暗点。

如果仅仅是对刺激强度较弱的白色或某种颜色的视标辨别不清被称之为相对暗点,如对最大刺激强度的视标均看不见为绝对暗点。

上图视野缺损表现为上方弓形暗点,圆形区域内为上方绝对暗点,矩形区域内为相对暗点。

根据视野阈值定量检查结果,可从局限性缺损和弥漫性压陷两方面分析暗点及视野缺损。

白内障患者视野呈弥漫性缺损,MD下降明显,但模式偏差概率图未见明显损伤,PSD值也很小。

局限性缺损主要通过缺损区光敏感度与其他相对正常视野区光敏感度的比较而认识。这是常用的中心30°局限性视野缺损的判断标准。

其中主要的核心在于几个相邻的位点同时出现阈值降低或水平径线上下方出现差异,是判断是否有局限性缺损的重要标准。

视野的缺损有多种表现,并且与整个神经通路的行径和病变位置密切相关,损害部位不同,表现形式也不一样。暗点是最常见的一种视野缺损形式。

位于中央固视区的相对性或绝对性暗点,又称中央暗点。这张图上有吗?

上面那张图还真看不出来。

上面这张呢?

实际上两个视野是同一个人的。

当我们把第一个视野的中央固视区放大来看时(采用10-2程序重新检测),就会发现中央真的是有暗点的。这是一个男性患者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24-2视野并未显示出固视点附近的缺损,而使用10-2程序检测结果才表现出中央暗点。

后面的10-2程序那张模式偏差概率图中已经很明显了。

二者的具体区别可能要等在程序和策略选择中再展开。

旁中央暗点是位于中心视野5°~25°的Bjerrum区内,向生理盲点上方或下方延伸的相对性或绝对性暗点,四周则是相对正常的光敏感度区。

早期暗点有一定波动,时有时无,大小也不稳定,随病情发展,旁中心暗点变为恒定,暗点范围扩大,缺损深度增加。

鼻侧阶梯为视网膜神经纤维束损害的特殊表现,相当于颞侧水平合缝处的神经纤维束受损,表现为鼻侧水平径线处上下方的视野损害不一致。

以上两图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年及年的视野检测结果。

早期视野缺损表现为鼻下方旁中央暗点和小的鼻侧阶梯,由于未做治疗,出现视野进展,第二次视野检查出现下方较大的鼻侧阶梯,逐渐沿神经纤维走行方向发展,即将形成一个小的弓形暗点。

弓形暗点位于固视点上或下,与或不与生理盲点相连,围绕着固视点,向周边呈弧形扩展,终止于对应颞侧水平合缝的鼻侧水平中线,其鼻侧宽于颞侧,与视网膜颞侧弓形神经纤维束的排列与行径相似。

该病例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左眼显示上方弓形暗点;OCT检查可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弥漫性变薄受损,而眼底照相显示C/D约0.8~0.9,下方神经纤维层缺损。

虽然弓形暗点为青光眼视野损害的典型特征,但也可出现在其它类疾病,如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

或在某些原因引起视神经供血不足,也会发生视野弓形缺损,任何位于视网膜、视神经与视交叉间的神经纤维的病变,或某些视乳头的病变也可产生弓形暗点。

上下弓形暗点环绕中央固视区(环绕上下Bjerrum区)在鼻侧周边水平合缝相连接而形成环形暗点。

这种视野的损害进一步发展将会导致视野仅仅残留中心管状视野和/或颞侧新月形残留视野。

青光眼晚期,中心管状视野能幸存较久的原因,可能与黄斑部神经纤维数目多,在视乳头上分布较广,不容易完全受损有关,即黄斑部具有单独的盘斑束,直接连接黄斑和视盘,走行短而直,受高眼压和缺血的影响相对较小,杯/盘比的扩大到最终才会损害盘斑束。

除了各种特征性的暗点以外,一些局限性视野缺损类型也是常见的。

颞侧扇形缺损其典型表现为在颞侧视野出现尖端指向生理盲点扇形或楔形视野相对性或绝对性缺损。

曾有研究表明颞侧扇形缺损可以是青光眼早期视野改变,但目前没有依据认为其是青光眼的特征性改变,特异性不高。

又称象限性偏盲,即缺损占据视野的一个象限,多见于视交叉以上的视通路上的损害和病变。这是一个颅脑外伤后视野。

偏盲性视野缺损:视野缺损一半称为偏盲,多为直切,也可为横切。

偏盲可分为同向(右侧或左侧)或异向(双颞侧或双鼻侧)、对称或不对称。盲区的边缘可以直线垂直通过注视点,把视野分成两半,常见于视交叉及视交叉以上的占位性疾病或颅脑损害。

这一病例是水平性偏盲丢失上方视野,但是缺损的范围不跨过水平径线,较常见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视网膜脱离等。

垂直子午线半侧的对称性颞侧全部或部分视野缺损,但是缺损的范围不跨过垂直径线,常见于视交叉损害,这是一个继发囊性垂体腺瘤,视野结果为双颞侧偏盲。

垂直子午线同一半侧(左边/右边)视野的缺损,但是缺损的范围不跨过垂直径线,常见于视束或外侧膝体损伤、颞侧、颅顶部或枕叶大脑病变。

这是一个左侧枕叶病变患者的视野,病灶在视交叉以上,右眼颞侧和左眼鼻侧视野受到影响。

视野向心性收缩也是常见的一种视野缺损。除了患者合作不佳的原因外,各种器质性病变也可能造成这样的视野缺损。

这两个图是两个不同患者向心性收缩造成的管状视野,它的病因是什么呢?

一看眼底就很明确了:一个是视网膜色素变性,一个是晚期青光眼。

所以单纯的视野不能进行诊断,一定要结合临床其他检查。

虽然已知正常值及其范围,但如今还没有一个尺度来划分普遍敏感性下降的程度,因此,对于普遍敏感性下降4-5dB仅仅从数字图上是很难判断的,而采用视野平均缺损(MD)与其正常值比较则是很有帮助的。GHT也可直接给出提示。

这是一个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前视野结果(左图),比较总体偏差概率图与模式偏差概率图结果可见,视野普遍敏感度明显下降,MD为-8.92dB,而PSD仅为1.86dB,未出现局限性视野缺损。

右图为同一患者在行白内障摘除术并植入人工晶体后视野结果,可见视野普遍敏感度明显升高,MD提高为-3.61dB,而PSD增加到3.31dB,提示整体敏感度升高以后,局部的缺损变得更加明显。

缺损还是要看模式偏差概率图啊。

生理盲点位于颞侧旁中心区,其中心距固视点颞侧15.5°,水平径线下1.5°,正常生理盲点为边界整齐的垂直椭圆形,垂直径约8°,水平径6°。

当纵径大于9.5°,横径大于7.5°时应考虑为生理盲点的扩大。

既往认为生理盲点的翼状扩大是青光眼的早期视野改变,经过大量的研究观察认为生理盲点的翼状扩大对青光眼的诊断没有帮助。

青光眼的主要类型前面基本提到了,本来有一些视盘OCT和视野对应的图,因为时间关系就不放了。

现代自动视野计的视野分级实际上还是沿用了手动视野检查阶段的思想,AulhornKarmeyer的视野分级在静态视野结果上仍然可以使用,从早期的旁中央暗点、鼻侧阶梯,中期的弓形暗点和晚期的环形暗点、管状视野、颞侧视岛,我们在这个示意图上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当然临床最实用的视野的分级和进展分析可能需要另外单独一节课来讲,这里就不提了。

最后小结一下。

单视野分析只是视野阅读的一个基础,从视野的基本判断以后还要和各种临床体征及其他检查相结合,才能真正评估患者的疾病,这是最需要注意的。

对于青光眼来说,必须视神经和神经纤维层的变化、视野、眼压等综合评估才能得出最可靠的结论!

(本文作者:钟华,昆明医院眼科)

由袁援生教授和钟华教授主编的《现代临床视野检测》(第2版)在尖峰微店限量促销优惠5折全国包邮。长按或者扫描下方的







































儿童白癜风发病症状
昆明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ghaowang.net/yfzl/4836.html